頭髮問題Q&A
1. 怎麼判斷我是哪種髮質呢?
一般健康髮
頭髮表面有光澤、彈性好,未經過染燙處理。
細軟扁塌髮
髮質柔軟、支撐力不夠,較容易扁塌。髮幹細、毛鱗片較少,容易流失水分、分岔。
粗硬髮
頭髮彈性特別強、復原力快。髮質容易乾燥,呈現蓬鬆和毛燥的感覺。
受損髮
頭髮毛燥易斷裂,缺乏彈性。嚴重受損髮質,頭髮打濕時容易黏在一起。
2. 常見的頭髮傷害
熱傷害:吹風機、熱工具
風速過強、溫度過高的熱工具,都會造成髮絲水分快速蒸發,讓頭髮變乾分岔。
適當的搭配免沖洗的護髮產品,可以抗熱並增加頭髮的防護。
化學處理:染、燙、漂髮
染燙前的基礎防護,可以幫助在過程中降低傷害。染燙後的日常護理更是重要,濕髮時使用深層護髮,乾髮時可搭配護髮油,修護潤澤之外還能維持染燙的效果。
摩擦傷害:洗髮、吹風、暴力擦乾
過度的摩擦會造成頭表層損壞,讓頭髮粗糙、毛燥和分岔。
正確的洗髮步驟,擦乾頭髮時以輕拍的方式壓乾多餘水分。吹髮前搭配免沖洗的護髮產品,保護髮絲,同時也減少吹風傷害。
紫外線傷害:太陽曝曬
太陽中的紫外線也會曬傷頭髮;長期照射會破壞頭髮的結構,讓髮絲失去水分和彈性。
長時間在太陽底下時,可以待個帽子,或是搭配有防曬功能的頭髮噴霧。
海水、游泳池傷害
海水的高鹽分,會讓頭髮毛鱗片打開,除了流失水分,海水中的鹽和砂細晶體還會摩擦影響髮質。而游泳池中的氯會破壞頭髮中的蛋白,讓頭髮毛燥易斷。
接觸海水或游泳完,用洗髮精和大量清水清洗。糾結的地方可使用潤髮/護髮乳梳順。
過度清潔傷害
使用錯誤的清潔產品、清潔次數過於頻繁,都會對頭髮造成傷害,破壞頭皮的結構。
依照頭皮和頭髮狀況,挑選適合的產品。
3. 潤髮和護髮有什麼差別呢?
潤髮的作用,針對洗後收縮毛鱗片鎖住養分,讓髮絲更柔順平滑。
護髮可以深層補充養分,修護受損的毛鱗片;尤其染燙後更需要加強護髮。
4. 護髮的正確步驟
- 護髮的頻率,一周大約2次。
- 每次護髮前,先正確洗髮,讓頭髮恢復到無負擔的狀態,才能更好的吸收護髮的養分。
- 上護髮產品前,先擰掉頭髮多餘的水分(不滴水的狀態)。從髮尾開始,均勻塗抹產品於整頭;細軟易塌髮質可避開頭頂和髮根,或減少用量。
- 均勻塗抹完護髮產品後,需停留10~15分鐘,讓護髮產品能夠被充分吸收。如果是需要加熱使用的護髮產品,可以搭配護髮帽使用。
- 沖掉護髮產品後,吹頭髮前別忘了抹上免沖的護髮產品,加強抗熱和修護的功能,讓深層護髮的效果可以更持久。
5. 我沒有染燙還需要護髮嗎?
需要喔!
前面我們有提到常見的頭髮傷害,並不是只來自於染燙髮。熱工具、環境和不當的清潔等,都會造成頭髮的傷害,所以就算沒有染燙過的頭髮,還是需要定期護髮保養才能維持秀髮健康亮麗。